第三百八十八章 空中大决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一个人的抗日Ⅱ最新章节!
第三百八十八章空中大决战
印巴战争正成为一九七一年国际上的压轴大戏,第一回合考虑东巴的因素,双方算是打成了平手;第二回合的战争依然夺人眼球,双方超过二十万的地面部队在两个战场,不,算上克什米尔,应该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着厮杀。
首战失利后,印军在贾朗达尔和冈格拉似乎顶住了南巴联军的猛攻,而在冈格拉,从默利纳前来增援的三个师印军仅剩下不到一天的路程,六个师对三个师的新战斗行将展开。双方小规模的空中交火在冈格拉和贾朗达尔一直没有中断过,印度空军出动双机或四机,不断地试探着两个战场联军空军的实力。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就在印度援军即将到达冈格拉时,城下的联军突然开始后撤,这使印军高层非常郁闷,紧急寻求对策。这调兵遣将,费时费力,终于要在冈格拉城下发动进攻了,这敌人咋能让他跑了呢?空军,出动,轰炸敌撤退路线,破坏其撤退的秩序和公路、桥梁,迟滞敌军的撤退速度。冈格拉印军出动,保持距离,粘住敌人,使其不能从容而退。
印度西姆拉和安巴拉空军基地,机场上整齐地排放着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披挂整齐的印度飞行员已经坐进了飞机座舱,他们正在等待起飞的命令。
二十八日下午二时十二分,指挥塔台传来了命令:“第一攻击波起飞!”印度空军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滑上跑道,迅雷烈风似的直插云霄。
这可是一支“庞大”的机群!第一攻击波就出动了各型飞机九十多架。在指挥机的率领下,两个中队的米格—21和两个“苏-7”超声速战斗轰炸机中队在空中编队完成,向冈格拉进发。
印度空军起飞后不久,南巴联军指挥部便得到了情报。印军增援冈格拉的情况一直在联军掌握之中,战争的重心转移到冈格拉已经昭然若揭,大部分的空军力量已经转场至印巴边境的纳罗瓦尔空军基地,留在贾朗达尔附近的只有两个中队的鹞式和两个f-86中队作为空中掩护力量。
如果说在这次空中作战行动中,南巴联军在搜集情报方面花了大量精力的话,那么在研究作战方案方面更是费尽了心机。他们在战前进行了空前广泛和深人的战法研究,不仅决策部门反复琢磨、推敲,还组织作战部队反复研究,最后研究出一个颇具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战法 “屏护空战法”。
在这种战法中,预警飞机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是整个作战行动的统帅和灵魂,所以三架预警飞机中的两架被布置在主战场方向。预警机因为装有远程搜索雷达,在空中可探测近四百千米内的敌机,它还能同时跟踪多达一百个目标,能同时指挥四十架己方飞机实施拦截。
因为有了这“超越地平线的眼睛”,再加上地面的预警雷达和机动的雷达车,印度空军的一举一动都在联军的监视之中。掌握了先机之下的大空战,南巴联军未战已经占了上风。
预警战机是联合空军的千里眼和顺风眼,而电子干扰飞机则是为印度空军准备的致盲、致聋的另一大杀器。它能侦测敌机的通讯频率和敌雷达波长,并对其实施强力干扰。在之前的空战中它只是小试了下身手,现在这场决定胜败的大战,它可要全力施为了。
印军飞机还在途中飞行,便被预警飞机捕捉到了,几十秒钟的时间,计算机便将敌机的航迹诸元计算完毕,并算出敌机的高度、距离、方位、速度等资料。联合空军立刻出动处于全神戒备状态的战机,前往迎敌。由于情报准确快速,联合空军有充分准备,对敌情了如指掌。再加上预警飞机还在不停地发送最新情报,印空军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之中。
拦截机群出动了四个中队,也是九十余架飞机,但都是鹞式战斗机,这比印军的攻击机群的空战能力明显要高出一筹。而且在迎头攻击中,装备了雷达制达导弹的鹞式比只有红外寻线导弹的米格—21更有优势。
为了防止敌机得到雷达预警而提前退却,拦截机群根据预警飞机的数据,掌握着时间和速度,保持低空飞行,到最后才跃升加速飞行,几乎与印空军攻击机群同时到达了冈格拉附近的作战空域。
印军机群得到的预警时间很短,逃窜显然是来不及了,米格—21纷纷冲上来,掩护“苏-7”超声速战斗轰炸机中队。一通迎头的导弹飞来,印军飞机或中弹或急速规避,阵形有些散乱,没等他们重新调整编队,鹞式战机已经出现在视距之内,并且再次发射雷达制导导弹。
空战开始了,一百多架飞机在空中象蝗虫似的穿梭往来,以飞快的速度互相追逐攻击,导弹不时从机翼下飞射而出,机炮喷吐着红色的火焰,发动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吼叫声、飞机的爆炸声混杂在一起,空中乱成一团,无法辨认谁在攻击谁。
南巴联合空军在战场前便依据预警飞机提供的信息,兵分两路,一路迎战米格战机,一路绕过米格拦截,扑向米格机群身后的苏七战机。
苏—7是前苏空军冷战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的战术攻击机,有“装配匠”的绰号,如果投弃炸弹后可当作战斗机进行有限的空战。该机不足之处是挂弹量偏低,航程太短,对跑道要求高,不适应土质机场使用,限制了作战使用。
也就是说,苏—7不是空优战机,只能进行有限的空战,根本不是鹞式战斗机的对手。但印空军的指挥中心并不了解前线的情况,敌机拦截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未给苏—7机群下达撤退的命令。面对如狼似虎般扑上来的鹞式战斗机,苏—7只得仓促扔弃炸弹,硬着头皮迎战了。
战斗进行得激烈,或者说是惨烈也不为过。为了隐藏实力,电子干扰机虽然也在远处徘徊,但并未全功率运作,只是对印军飞机实行时断时续的通讯干扰,即便如此,也给了印空军作战以极大的干扰。而且印军飞机在性能、装备、情报等方面也毫无疑问地处在劣势,失败也就必不可免了。
空中大战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沉,如血般的红霞布满天边才算结束。印军机群被击落五十三架,联合空军损失十一架,将近一比五的比例,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战果了。
但黄历在联合指挥部内却微微摇头,为啥就不能创造历史上以色列空军创造的纪录呢,什么三十比零,嗯,好象还有一个五十多比零的纪录。是以色列人太强,还是阿拉伯人太弱,有些搞不懂啊!
二十九日上午八时,印度空军咽不下失败的苦果,含忿再战。此次除了两个米格中队负责新德里上空的防御外,几乎是倾巢出动。四个米格中队、四个苏七中队,近两百架战机从四个空军基地起飞,向冈格拉空域飞来。按照印度人想当然的判断,在贾朗达尔和冈格拉两地,联合空军应该是平均分配的兵力,昨天出动的飞机数量不够,没能形成数量优势,今天全力压上,南巴联合空军想合兵抵抗,在时间上是来不及的。
终于到了决战的时候了,南巴联合指挥部立刻指挥空军按照预定计划布阵迎敌,这次可不会再有保留,新阵法的威力将使印军战机遭到更惨的败绩。
南巴联合空军对这次空中大决战是充满信心的。他们采用“屏护空战法”在印军战斗机来袭的方向上筑起了一道空中屏障,鹞式、枭式和两架电子干扰机分层次展开,枭式在下层、鹞式在中层、电子干扰机在靠后的上层。而预警飞机则在后面运筹帷幄,统一指挥。
印军战斗机一起飞,就处于预警飞机的监视之下。预警飞机随时将印军战机的速度、架数、航向和位置向枭式和鹞式飞机通报,并指挥它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
印军飞机一进入作战空域,两架干扰飞机立即对其实施强力的电子干扰,印军飞机上的雷达发现不了敌机,耳机又听不见地面指挥口令,还没有开始空战就陷入了被动地位。而联合空军战斗机却是“耳聪目明”,既可接受预警飞机的指令,又可利用本身的雷达发现目标,进行主动出击,雷达制导导弹、红外跟踪导弹,机炮短距格斗,一架架印军战机带着浓烟和烈火栽向地面。
在干扰飞机的强力电子干扰下,印军战机既不能与友机联络,又听不见地面指挥命令。就好比是蒙住了眼睛、捂住了耳朵与别人厮杀,这还能不败吗?而且印度空军平时过于强调地面集中指挥,飞行员在空战中的自主能力很差。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空战中、在指挥受到干扰失灵时,就必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是一次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势不均、力不敌”的空战,其结果未必具有普遍性,但世人却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引领新空战战术理论的南洋联邦,则是一举扬名,令世界瞩目。
!#
第三百八十八章空中大决战
印巴战争正成为一九七一年国际上的压轴大戏,第一回合考虑东巴的因素,双方算是打成了平手;第二回合的战争依然夺人眼球,双方超过二十万的地面部队在两个战场,不,算上克什米尔,应该是在三个战场进行着厮杀。
首战失利后,印军在贾朗达尔和冈格拉似乎顶住了南巴联军的猛攻,而在冈格拉,从默利纳前来增援的三个师印军仅剩下不到一天的路程,六个师对三个师的新战斗行将展开。双方小规模的空中交火在冈格拉和贾朗达尔一直没有中断过,印度空军出动双机或四机,不断地试探着两个战场联军空军的实力。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就在印度援军即将到达冈格拉时,城下的联军突然开始后撤,这使印军高层非常郁闷,紧急寻求对策。这调兵遣将,费时费力,终于要在冈格拉城下发动进攻了,这敌人咋能让他跑了呢?空军,出动,轰炸敌撤退路线,破坏其撤退的秩序和公路、桥梁,迟滞敌军的撤退速度。冈格拉印军出动,保持距离,粘住敌人,使其不能从容而退。
印度西姆拉和安巴拉空军基地,机场上整齐地排放着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披挂整齐的印度飞行员已经坐进了飞机座舱,他们正在等待起飞的命令。
二十八日下午二时十二分,指挥塔台传来了命令:“第一攻击波起飞!”印度空军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滑上跑道,迅雷烈风似的直插云霄。
这可是一支“庞大”的机群!第一攻击波就出动了各型飞机九十多架。在指挥机的率领下,两个中队的米格—21和两个“苏-7”超声速战斗轰炸机中队在空中编队完成,向冈格拉进发。
印度空军起飞后不久,南巴联军指挥部便得到了情报。印军增援冈格拉的情况一直在联军掌握之中,战争的重心转移到冈格拉已经昭然若揭,大部分的空军力量已经转场至印巴边境的纳罗瓦尔空军基地,留在贾朗达尔附近的只有两个中队的鹞式和两个f-86中队作为空中掩护力量。
如果说在这次空中作战行动中,南巴联军在搜集情报方面花了大量精力的话,那么在研究作战方案方面更是费尽了心机。他们在战前进行了空前广泛和深人的战法研究,不仅决策部门反复琢磨、推敲,还组织作战部队反复研究,最后研究出一个颇具特色和行之有效的战法 “屏护空战法”。
在这种战法中,预警飞机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是整个作战行动的统帅和灵魂,所以三架预警飞机中的两架被布置在主战场方向。预警机因为装有远程搜索雷达,在空中可探测近四百千米内的敌机,它还能同时跟踪多达一百个目标,能同时指挥四十架己方飞机实施拦截。
因为有了这“超越地平线的眼睛”,再加上地面的预警雷达和机动的雷达车,印度空军的一举一动都在联军的监视之中。掌握了先机之下的大空战,南巴联军未战已经占了上风。
预警战机是联合空军的千里眼和顺风眼,而电子干扰飞机则是为印度空军准备的致盲、致聋的另一大杀器。它能侦测敌机的通讯频率和敌雷达波长,并对其实施强力干扰。在之前的空战中它只是小试了下身手,现在这场决定胜败的大战,它可要全力施为了。
印军飞机还在途中飞行,便被预警飞机捕捉到了,几十秒钟的时间,计算机便将敌机的航迹诸元计算完毕,并算出敌机的高度、距离、方位、速度等资料。联合空军立刻出动处于全神戒备状态的战机,前往迎敌。由于情报准确快速,联合空军有充分准备,对敌情了如指掌。再加上预警飞机还在不停地发送最新情报,印空军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之中。
拦截机群出动了四个中队,也是九十余架飞机,但都是鹞式战斗机,这比印军的攻击机群的空战能力明显要高出一筹。而且在迎头攻击中,装备了雷达制达导弹的鹞式比只有红外寻线导弹的米格—21更有优势。
为了防止敌机得到雷达预警而提前退却,拦截机群根据预警飞机的数据,掌握着时间和速度,保持低空飞行,到最后才跃升加速飞行,几乎与印空军攻击机群同时到达了冈格拉附近的作战空域。
印军机群得到的预警时间很短,逃窜显然是来不及了,米格—21纷纷冲上来,掩护“苏-7”超声速战斗轰炸机中队。一通迎头的导弹飞来,印军飞机或中弹或急速规避,阵形有些散乱,没等他们重新调整编队,鹞式战机已经出现在视距之内,并且再次发射雷达制导导弹。
空战开始了,一百多架飞机在空中象蝗虫似的穿梭往来,以飞快的速度互相追逐攻击,导弹不时从机翼下飞射而出,机炮喷吐着红色的火焰,发动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吼叫声、飞机的爆炸声混杂在一起,空中乱成一团,无法辨认谁在攻击谁。
南巴联合空军在战场前便依据预警飞机提供的信息,兵分两路,一路迎战米格战机,一路绕过米格拦截,扑向米格机群身后的苏七战机。
苏—7是前苏空军冷战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的战术攻击机,有“装配匠”的绰号,如果投弃炸弹后可当作战斗机进行有限的空战。该机不足之处是挂弹量偏低,航程太短,对跑道要求高,不适应土质机场使用,限制了作战使用。
也就是说,苏—7不是空优战机,只能进行有限的空战,根本不是鹞式战斗机的对手。但印空军的指挥中心并不了解前线的情况,敌机拦截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未给苏—7机群下达撤退的命令。面对如狼似虎般扑上来的鹞式战斗机,苏—7只得仓促扔弃炸弹,硬着头皮迎战了。
战斗进行得激烈,或者说是惨烈也不为过。为了隐藏实力,电子干扰机虽然也在远处徘徊,但并未全功率运作,只是对印军飞机实行时断时续的通讯干扰,即便如此,也给了印空军作战以极大的干扰。而且印军飞机在性能、装备、情报等方面也毫无疑问地处在劣势,失败也就必不可免了。
空中大战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沉,如血般的红霞布满天边才算结束。印军机群被击落五十三架,联合空军损失十一架,将近一比五的比例,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战果了。
但黄历在联合指挥部内却微微摇头,为啥就不能创造历史上以色列空军创造的纪录呢,什么三十比零,嗯,好象还有一个五十多比零的纪录。是以色列人太强,还是阿拉伯人太弱,有些搞不懂啊!
二十九日上午八时,印度空军咽不下失败的苦果,含忿再战。此次除了两个米格中队负责新德里上空的防御外,几乎是倾巢出动。四个米格中队、四个苏七中队,近两百架战机从四个空军基地起飞,向冈格拉空域飞来。按照印度人想当然的判断,在贾朗达尔和冈格拉两地,联合空军应该是平均分配的兵力,昨天出动的飞机数量不够,没能形成数量优势,今天全力压上,南巴联合空军想合兵抵抗,在时间上是来不及的。
终于到了决战的时候了,南巴联合指挥部立刻指挥空军按照预定计划布阵迎敌,这次可不会再有保留,新阵法的威力将使印军战机遭到更惨的败绩。
南巴联合空军对这次空中大决战是充满信心的。他们采用“屏护空战法”在印军战斗机来袭的方向上筑起了一道空中屏障,鹞式、枭式和两架电子干扰机分层次展开,枭式在下层、鹞式在中层、电子干扰机在靠后的上层。而预警飞机则在后面运筹帷幄,统一指挥。
印军战斗机一起飞,就处于预警飞机的监视之下。预警飞机随时将印军战机的速度、架数、航向和位置向枭式和鹞式飞机通报,并指挥它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
印军飞机一进入作战空域,两架干扰飞机立即对其实施强力的电子干扰,印军飞机上的雷达发现不了敌机,耳机又听不见地面指挥口令,还没有开始空战就陷入了被动地位。而联合空军战斗机却是“耳聪目明”,既可接受预警飞机的指令,又可利用本身的雷达发现目标,进行主动出击,雷达制导导弹、红外跟踪导弹,机炮短距格斗,一架架印军战机带着浓烟和烈火栽向地面。
在干扰飞机的强力电子干扰下,印军战机既不能与友机联络,又听不见地面指挥命令。就好比是蒙住了眼睛、捂住了耳朵与别人厮杀,这还能不败吗?而且印度空军平时过于强调地面集中指挥,飞行员在空战中的自主能力很差。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空战中、在指挥受到干扰失灵时,就必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是一次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势不均、力不敌”的空战,其结果未必具有普遍性,但世人却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引领新空战战术理论的南洋联邦,则是一举扬名,令世界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