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彰显实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诸夏最新章节!
.但是实际研究中陈老板的建议就非常不靠谱了,因为这么大的口径和身管倍数搞出来的东西太大了!根本不符合同样是他提出来的高机动性的要求,因此在研发部门的建议下,从20倍身管起往上摸索,如今却也搞出来两个符合陈老板深藏记忆中的身管倍数--23倍和39倍,再高了就不是陆军的玩意了,起码现在的不是。
对于制造这种大炮的理由,陈晓奇的说法是---射速!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固然强大,但是炮本身的重量太大了,而且射速目前只有每分钟一发,效率太低,且中国的战场上,太大口径的重炮不利于机动,远不是欧洲战场那种永备工事林立,随时需要攻坚,且铁路公路纵横贯穿的条件,在中国,赶着驴车都不一定走的利索呢,何况是这么大的炮了!
155毫米/39倍径牵引榴弹炮的射速可以达到3发/分钟,且炮身重量足够轻,现在的重卡牵引车足可以拉着满世界跑,不论是部署发射还是转移的速度都非常快,非常适合于中国战场作为压制火力使用,无论爆炸力还是射程都非常令人满意,并且有着非常大的改进前途,比较起来,德国一直注重发展的150毫米中等口径火炮系列就显得有些差劲了。不过克虏伯是不会这么承认的。
122毫米榴弹炮上承陈老板的记忆中老毛子的传奇发明,第一款25倍径的大炮搞出来后反响非常不错!这一次战斗中打击效果、发射速度非常明显的高!果然不愧是陈老板指定产品,就是由看头!
这两种中口径火炮此时拿出来可算是稀罕,克虏伯本身就是做大炮的出身,对这种东西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当时就毫不客气的询问起来一大串的专业问题。陈晓奇也不打算在这上面做隐瞒,毕竟要促进双方的远大合作,没有拿得出手地东西怎么吸引人家!
这两种火炮的出现,证明山东方面是有相当的研发能力的,加上在瑞典进行中的88毫米防空炮和40毫米防空炮。小克虏伯敏锐的发现,几年之后,山东将拥有一系列地陆军火炮系统,那么抛开他地方军阀的身份地位不谈,单纯是生产武器上面,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新劲敌啊!
参观大炮的最后。小克虏伯问了一个深入的问题:“陈先生,不得不说你们在大炮生产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并且一些新的设想和理念很可能会给世界陆军装备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认为这在不远地将来就能看到。不过有一点我很好奇,我发现你们用来制造大炮的钢材非常特别,不是我所知道的任何一种优质钢,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来了!陈晓奇敢把人拉出来卖好献宝,那是一定要有两把刷子地。对于这个问题他毫不回避的回答道:“这涉及到我们公司的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已经冶炼成功的钢材以及合金在一次提纯凝练。达到钢材更加纯净、更加均匀致密,甚至可以让这种钢的铸态机械性能达到同种钢材锻件的指标!极大地提高刚才利用率和某些特型铸件的生产效率。”
小克虏伯眼神贼亮地接着道:“这么说来,用这种钢材制造的炮管。耐压程度更高,韧性更大,炮管壁可以做得更薄,整体的重量更轻,耐用度更高,这样制造出来的大炮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可以提高射速和使用寿命!”
陈晓奇笑道:“如果在配合身管自紧工艺,这种指标还可以提高不少。不仅如此,这种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在战舰用钢铁、机械用钢甚至汽车飞机等等冶金方面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这是未来冶金技术的一大革新!”
既然小克虏伯这么上道,陈晓奇没有理由不顺杆往上爬,他可是想着用这种超前时代的技术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呢!冶金技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玩意儿,不是说你急起直追就能赶上地,除非人家把一些资料卖给你,而且还能很快就搞得明白。最现成的例子,日本。一战期间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参战国订单,借此大力发展了舰船制造业,并掌握了大口径火炮制造技术。所以才能在战后十几年搞出来那么多的巨舰大炮,更高出来丝毫不弱于列强的装甲钢。
不管是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在二战期间都发展出来了一直到后世数十年间都领先地冶金技术。特别是特种钢地配方和处理工艺。要知道美国人在二战末期就能制造满载八万吨地巨型航母了。而其所用地钢材却是那时候地中国几十年前都被困扰地门槛。秘而不宣。
陈晓奇自然知道基础工艺地缺乏对于整个工业来讲是一个多么大地制约。在他创业之初便处心积虑地搜刮美国人地冶金技术。到现在弄了个七七八八。一般程度上是够了。但是特种钢地冶炼技术却是一个还没有完全突破地壁垒。他手中掌握地那个刚才配方在莱芜基地地特种钢研究中心搞了三年后才勉强有点结果。但是他必须要尽快将这一截短板补上去。否则一旦大战打起来。他就失去了准备地时间。那么一切都晚一步地话。整个计划就付诸流水了。
电渣重熔技术不是多么高深地东西。一旦知道原理之后。很快就能试验出来。这种技术是另一时空美国人在40年搞出来地。整个二战期间也只有他一家使用了这项技术。而后直到八十年代才为全世界所广泛接受并进展迅猛。在军事领域应用极其广泛!
而陈晓奇提到地身管自紧工艺在上世纪就已经被发明。这时代地许多**都采用了这样地工艺制造。不算稀奇。但是两者之间加起来造成地结果。就很有看头了!
小克虏伯兴趣顿时提了起来。别看他表面上是大军火商。大炮专家。骨子里他首先是冶金技术地大亨。在上世纪末著名地克虏伯装甲就是他们地杰作。而以后地一代传奇“俾斯麦级战列舰”之所以被围攻那么久中了鱼雷90多条。356毫米以上炮弹700多发。最后失去战斗力自沉。其中一份很重要地功劳。就是她所用地钢材之好!却也正是来自于克虏伯。
所以在冶金方面。陈晓奇要想有所作为。不可能指望这时代零打碎敲出去留学地那些人。就算有足够地人手。在这样地环境下没有几十年是拿不出成果来地。那时候黄瓜菜都凉了!所以他必须要将这段时间给想办法找回来!而德国人正是下手地好目标!
德国人怕技术泄漏么?可能,但不是绝对,二战前后他们卖出去地技术不算少,其中日本就曾经的到过他们的装甲技术,这已经算是顶级的宝贝了!为了自身的强大,卖一点技术算什么!
为了加强说服力,陈晓奇带领小克虏伯参观了自己位于莱芜的特种钢生产厂。让他亲身感受实地查看一番“电渣重熔钢”的生产现场以做到心中有数。其后,又带他们参观了正在试验中的连铸连轧生产线以及高强度低合金钢生产现场,其中一些细节另小克虏伯也啧啧赞叹。比如说连铸连轧工艺。
这种工艺是美国人先规模化搞起来的,其生产效率自不待言,其中涉及到地技术也是很多,生产线上一些关键的部件却非常考验生产方的配套能力,比如说轴承。
在生产线上,刚出炉地钢锭温度达到一千度左右,顺着滚轴快速运动的时候,辐射热量以及自身重量对承重轴承的压力非常大,且转动的轴承受热受压不均匀很容易磨损崩坏。特别是钢珠轴承的保持架最易断裂,而润滑用的特种油本身还不算太好,在高温下迅速焦化结晶,对于轴承磨损破坏很大,一旦损坏整个生产线都要停了更换。
陈晓奇见的多了自然能提出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建议,他给研究部门提出来研制自润滑轴承,以含铜、镍、钼之类的合金制造双套环自润滑轴承,便能大大改善这方面地恶劣状态,使生产效能大大提高。
不过遗憾的是。这种轴承最好使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他所见到的最好的一种是后世给航空航天生产喷气式发动机叶片的钢铁研究院的产品,当然在这时代想也别想,不过由此却衍生出来一门新的冶金技术研究,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除此之外,便是生产线所用的润滑油也不可小看,工业生产上,任何一丝看似不起眼地东西都可能涉及到极其复杂的研究工作,多个部分协同才能得到一整个流畅的程序。这种要求在德国。在美国的汽车流水线等等都体现出来。而这时代的中国,就算弄来一条流水线也找不到那么多配合无间的熟练工。否则陈晓奇又何必辛辛苦苦花那么多钱办学校!
参观完了以冶金为主的生产厂,他们又转道化工区域,在这里,有一整套从炼油、石化到末端化工产品直接出现的生产线,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也基本建成,夸张一点说,前头火车将原油运进去,末端什么尼龙丝袜车胎脸盆化肥农药地都出来了,前前后后总计二十万人地巨大生产基地填满了一个山谷,他们乘车都得走好半天,规模之大另小克虏伯叹为观止!
这里才是陈晓奇引以自豪的重点,化工工业,一整套完善地化工工业体系,将是一个国家跨越时代的发动机,将石油化工做到全球领先是他在这个时代的愿望和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培育一个基础化工和各化工技术全面领先的庞大队伍,也是他野心勃勃想要做到的。而莱芜这个基地能够完全抛开美国人的影响,真正属于完全自主的产业,比什么都重要。有了钢铁和化工,那么一切源动力都不是问题!
小克虏伯看过那些规划整齐的厂房之后,指着那些冲天而起的压力罐、反应釜、管道烟囱之类的对陈晓奇说:“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创造了德国工业辉煌的鲁尔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工业将是第一推动力,我看到了您和您的团队希望所在。有这个巨大的基地,您将获得一切想要的东西!”
化工技术地先进程度将是在钢铁技术之后另一个巨大无比的工业推动源。这个目前还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和发现到,因为精细化工这一巨大的宝藏还没有正式被挖掘出来,而掌握了这个钥匙的陈晓奇却仍在待价而沽,这一点,小克虏伯看得出来!
他虽然不是很了解化工,但是他知道化工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他更知道陈晓奇出道以来在化工方面屡屡做出来的那些创新发明是有着多么大地推动作用和影响力,因此有更多的东西没有公布于众并不稀奇,谁都会将最好的东西留一手的。
他也看不出来这里的奥秘有多少,但是凭他的经验,却没有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一个如此完善的石油化工系统,一个从原始工艺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这说明陈氏已经完全掌握了这复杂工业的方方面面地技术,而带他来看的目的,自然是表现一些过硬地筹码。这是确凿无疑的。
因为想到了这些,他才这么说的。而陈晓奇对此也不否认,他笑着回答说:“相比起德国来。中国还落后的很,即使想找出一百万合格的技术工人都是那么的艰难,所以尽管我随时可以引进汽车流水线,却不敢那么做,因为我必须要忍受漫长的技术工人培养的过程,这一点想要弥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必须要想办法尽快地建立起人才培养队伍,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缺憾补上去,否则光凭我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不过若是能得到德国朋友的帮助,那就理想了很多啊!我觉得。一些好的东西,我们是可以共享的。”
小克虏伯听出来话中应有之意,不过没有马上正面回答,因为这些都可以等到以后再来解决,他作为这一次的考察首脑,重要的是摸清山东可以拿出来多大的筹码,而不是马上缔结合作,除非是只在他地权限范围内的那些东西。
他转过话头说:“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德国在石油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否则或许可以跟陈先生一起好好讨论一下这里面的奥秘了。”德国没有海外殖民地,也没地方搞免费或者廉价的石油,这是事实,一直到二战再次战败都没有改观。不过陈晓奇却呵呵一笑道:“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而且据我所知德国还有非常先进的煤变油生产技术,或许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吧!或许有些东西我们能够共通,因为中国也是一个缺少石油但拥有丰富煤炭储量地国家呢!”
煤化工技术,后半段涉及到精细化工地跟石化差别不大,但是前半段却是有很多道道的。德国人在这方面可谓领先世界地。否则他们哪里来的底气挑战英法联军乃至整个世界?
不管作为那一个时空的人。陈晓奇都是相当佩服德国人的,没有石油。他们发明了煤变油技术,并以此来支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大战争。没有橡胶,他们发明了人造橡胶,以此来保证工业的使用和战争的需要,在2世纪上半叶,没有那一个国家比德国人的发明和技术更加的令人敬佩!这是一整个民族力量的体现!
听陈晓奇这么说,小克虏伯知道他肯定有所指,因此也不多说,任由其带着他们这个小小的访问团继续下面的参观,果不其然,陈晓奇将他带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工厂区内,在那里,他见到了某些熟悉的东西,煤变油设施。
陈晓奇指着一座比起不远处参天巨树一般的石化设施小了很多的建筑说道:“这里是我们的煤化工研究中心。我们已经建立了跟德国的费托合成法相似的试验机构,可以日处理煤炭一百吨,在此基础上,我们更研究了直接煤液化法、配煤液化技术、催化液化技术等等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时,从访问小队里面上前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德国人,他面目呆板没啥表情的问:“陈先生,你所说的这些技术有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费托合成法自发明以来,已经被证实是极其有效的,而直接液化法也早已发明,不知道您所说的那些新技术又有什么优点呢?”
陈晓奇旁边的一位技术工人立刻用熟练的德语回答他:“我们的技术中有很多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就以直接液化技术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降低,特别是压力,完全可以做到不需要那么苛刻的70mp压力就能进行,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优点呢?”
那个德国人听得眼神发亮,但是很克制的没有过多的追问,很礼貌的退下了。论煤变油技术,德国人真的是太牛叉了,世界上基本的两种液化法都是他们发明的,而且到半个世纪之后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不是超越,这就非常难得了。
.但是实际研究中陈老板的建议就非常不靠谱了,因为这么大的口径和身管倍数搞出来的东西太大了!根本不符合同样是他提出来的高机动性的要求,因此在研发部门的建议下,从20倍身管起往上摸索,如今却也搞出来两个符合陈老板深藏记忆中的身管倍数--23倍和39倍,再高了就不是陆军的玩意了,起码现在的不是。
对于制造这种大炮的理由,陈晓奇的说法是---射速!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固然强大,但是炮本身的重量太大了,而且射速目前只有每分钟一发,效率太低,且中国的战场上,太大口径的重炮不利于机动,远不是欧洲战场那种永备工事林立,随时需要攻坚,且铁路公路纵横贯穿的条件,在中国,赶着驴车都不一定走的利索呢,何况是这么大的炮了!
155毫米/39倍径牵引榴弹炮的射速可以达到3发/分钟,且炮身重量足够轻,现在的重卡牵引车足可以拉着满世界跑,不论是部署发射还是转移的速度都非常快,非常适合于中国战场作为压制火力使用,无论爆炸力还是射程都非常令人满意,并且有着非常大的改进前途,比较起来,德国一直注重发展的150毫米中等口径火炮系列就显得有些差劲了。不过克虏伯是不会这么承认的。
122毫米榴弹炮上承陈老板的记忆中老毛子的传奇发明,第一款25倍径的大炮搞出来后反响非常不错!这一次战斗中打击效果、发射速度非常明显的高!果然不愧是陈老板指定产品,就是由看头!
这两种中口径火炮此时拿出来可算是稀罕,克虏伯本身就是做大炮的出身,对这种东西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当时就毫不客气的询问起来一大串的专业问题。陈晓奇也不打算在这上面做隐瞒,毕竟要促进双方的远大合作,没有拿得出手地东西怎么吸引人家!
这两种火炮的出现,证明山东方面是有相当的研发能力的,加上在瑞典进行中的88毫米防空炮和40毫米防空炮。小克虏伯敏锐的发现,几年之后,山东将拥有一系列地陆军火炮系统,那么抛开他地方军阀的身份地位不谈,单纯是生产武器上面,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新劲敌啊!
参观大炮的最后。小克虏伯问了一个深入的问题:“陈先生,不得不说你们在大炮生产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并且一些新的设想和理念很可能会给世界陆军装备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认为这在不远地将来就能看到。不过有一点我很好奇,我发现你们用来制造大炮的钢材非常特别,不是我所知道的任何一种优质钢,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来了!陈晓奇敢把人拉出来卖好献宝,那是一定要有两把刷子地。对于这个问题他毫不回避的回答道:“这涉及到我们公司的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将已经冶炼成功的钢材以及合金在一次提纯凝练。达到钢材更加纯净、更加均匀致密,甚至可以让这种钢的铸态机械性能达到同种钢材锻件的指标!极大地提高刚才利用率和某些特型铸件的生产效率。”
小克虏伯眼神贼亮地接着道:“这么说来,用这种钢材制造的炮管。耐压程度更高,韧性更大,炮管壁可以做得更薄,整体的重量更轻,耐用度更高,这样制造出来的大炮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可以提高射速和使用寿命!”
陈晓奇笑道:“如果在配合身管自紧工艺,这种指标还可以提高不少。不仅如此,这种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在战舰用钢铁、机械用钢甚至汽车飞机等等冶金方面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这是未来冶金技术的一大革新!”
既然小克虏伯这么上道,陈晓奇没有理由不顺杆往上爬,他可是想着用这种超前时代的技术来换取他所需要的东西呢!冶金技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玩意儿,不是说你急起直追就能赶上地,除非人家把一些资料卖给你,而且还能很快就搞得明白。最现成的例子,日本。一战期间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参战国订单,借此大力发展了舰船制造业,并掌握了大口径火炮制造技术。所以才能在战后十几年搞出来那么多的巨舰大炮,更高出来丝毫不弱于列强的装甲钢。
不管是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在二战期间都发展出来了一直到后世数十年间都领先地冶金技术。特别是特种钢地配方和处理工艺。要知道美国人在二战末期就能制造满载八万吨地巨型航母了。而其所用地钢材却是那时候地中国几十年前都被困扰地门槛。秘而不宣。
陈晓奇自然知道基础工艺地缺乏对于整个工业来讲是一个多么大地制约。在他创业之初便处心积虑地搜刮美国人地冶金技术。到现在弄了个七七八八。一般程度上是够了。但是特种钢地冶炼技术却是一个还没有完全突破地壁垒。他手中掌握地那个刚才配方在莱芜基地地特种钢研究中心搞了三年后才勉强有点结果。但是他必须要尽快将这一截短板补上去。否则一旦大战打起来。他就失去了准备地时间。那么一切都晚一步地话。整个计划就付诸流水了。
电渣重熔技术不是多么高深地东西。一旦知道原理之后。很快就能试验出来。这种技术是另一时空美国人在40年搞出来地。整个二战期间也只有他一家使用了这项技术。而后直到八十年代才为全世界所广泛接受并进展迅猛。在军事领域应用极其广泛!
而陈晓奇提到地身管自紧工艺在上世纪就已经被发明。这时代地许多**都采用了这样地工艺制造。不算稀奇。但是两者之间加起来造成地结果。就很有看头了!
小克虏伯兴趣顿时提了起来。别看他表面上是大军火商。大炮专家。骨子里他首先是冶金技术地大亨。在上世纪末著名地克虏伯装甲就是他们地杰作。而以后地一代传奇“俾斯麦级战列舰”之所以被围攻那么久中了鱼雷90多条。356毫米以上炮弹700多发。最后失去战斗力自沉。其中一份很重要地功劳。就是她所用地钢材之好!却也正是来自于克虏伯。
所以在冶金方面。陈晓奇要想有所作为。不可能指望这时代零打碎敲出去留学地那些人。就算有足够地人手。在这样地环境下没有几十年是拿不出成果来地。那时候黄瓜菜都凉了!所以他必须要将这段时间给想办法找回来!而德国人正是下手地好目标!
德国人怕技术泄漏么?可能,但不是绝对,二战前后他们卖出去地技术不算少,其中日本就曾经的到过他们的装甲技术,这已经算是顶级的宝贝了!为了自身的强大,卖一点技术算什么!
为了加强说服力,陈晓奇带领小克虏伯参观了自己位于莱芜的特种钢生产厂。让他亲身感受实地查看一番“电渣重熔钢”的生产现场以做到心中有数。其后,又带他们参观了正在试验中的连铸连轧生产线以及高强度低合金钢生产现场,其中一些细节另小克虏伯也啧啧赞叹。比如说连铸连轧工艺。
这种工艺是美国人先规模化搞起来的,其生产效率自不待言,其中涉及到地技术也是很多,生产线上一些关键的部件却非常考验生产方的配套能力,比如说轴承。
在生产线上,刚出炉地钢锭温度达到一千度左右,顺着滚轴快速运动的时候,辐射热量以及自身重量对承重轴承的压力非常大,且转动的轴承受热受压不均匀很容易磨损崩坏。特别是钢珠轴承的保持架最易断裂,而润滑用的特种油本身还不算太好,在高温下迅速焦化结晶,对于轴承磨损破坏很大,一旦损坏整个生产线都要停了更换。
陈晓奇见的多了自然能提出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建议,他给研究部门提出来研制自润滑轴承,以含铜、镍、钼之类的合金制造双套环自润滑轴承,便能大大改善这方面地恶劣状态,使生产效能大大提高。
不过遗憾的是。这种轴承最好使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他所见到的最好的一种是后世给航空航天生产喷气式发动机叶片的钢铁研究院的产品,当然在这时代想也别想,不过由此却衍生出来一门新的冶金技术研究,却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除此之外,便是生产线所用的润滑油也不可小看,工业生产上,任何一丝看似不起眼地东西都可能涉及到极其复杂的研究工作,多个部分协同才能得到一整个流畅的程序。这种要求在德国。在美国的汽车流水线等等都体现出来。而这时代的中国,就算弄来一条流水线也找不到那么多配合无间的熟练工。否则陈晓奇又何必辛辛苦苦花那么多钱办学校!
参观完了以冶金为主的生产厂,他们又转道化工区域,在这里,有一整套从炼油、石化到末端化工产品直接出现的生产线,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也基本建成,夸张一点说,前头火车将原油运进去,末端什么尼龙丝袜车胎脸盆化肥农药地都出来了,前前后后总计二十万人地巨大生产基地填满了一个山谷,他们乘车都得走好半天,规模之大另小克虏伯叹为观止!
这里才是陈晓奇引以自豪的重点,化工工业,一整套完善地化工工业体系,将是一个国家跨越时代的发动机,将石油化工做到全球领先是他在这个时代的愿望和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培育一个基础化工和各化工技术全面领先的庞大队伍,也是他野心勃勃想要做到的。而莱芜这个基地能够完全抛开美国人的影响,真正属于完全自主的产业,比什么都重要。有了钢铁和化工,那么一切源动力都不是问题!
小克虏伯看过那些规划整齐的厂房之后,指着那些冲天而起的压力罐、反应釜、管道烟囱之类的对陈晓奇说:“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创造了德国工业辉煌的鲁尔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工业将是第一推动力,我看到了您和您的团队希望所在。有这个巨大的基地,您将获得一切想要的东西!”
化工技术地先进程度将是在钢铁技术之后另一个巨大无比的工业推动源。这个目前还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和发现到,因为精细化工这一巨大的宝藏还没有正式被挖掘出来,而掌握了这个钥匙的陈晓奇却仍在待价而沽,这一点,小克虏伯看得出来!
他虽然不是很了解化工,但是他知道化工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他更知道陈晓奇出道以来在化工方面屡屡做出来的那些创新发明是有着多么大地推动作用和影响力,因此有更多的东西没有公布于众并不稀奇,谁都会将最好的东西留一手的。
他也看不出来这里的奥秘有多少,但是凭他的经验,却没有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一个如此完善的石油化工系统,一个从原始工艺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这说明陈氏已经完全掌握了这复杂工业的方方面面地技术,而带他来看的目的,自然是表现一些过硬地筹码。这是确凿无疑的。
因为想到了这些,他才这么说的。而陈晓奇对此也不否认,他笑着回答说:“相比起德国来。中国还落后的很,即使想找出一百万合格的技术工人都是那么的艰难,所以尽管我随时可以引进汽车流水线,却不敢那么做,因为我必须要忍受漫长的技术工人培养的过程,这一点想要弥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必须要想办法尽快地建立起人才培养队伍,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缺憾补上去,否则光凭我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不过若是能得到德国朋友的帮助,那就理想了很多啊!我觉得。一些好的东西,我们是可以共享的。”
小克虏伯听出来话中应有之意,不过没有马上正面回答,因为这些都可以等到以后再来解决,他作为这一次的考察首脑,重要的是摸清山东可以拿出来多大的筹码,而不是马上缔结合作,除非是只在他地权限范围内的那些东西。
他转过话头说:“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德国在石油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否则或许可以跟陈先生一起好好讨论一下这里面的奥秘了。”德国没有海外殖民地,也没地方搞免费或者廉价的石油,这是事实,一直到二战再次战败都没有改观。不过陈晓奇却呵呵一笑道:“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而且据我所知德国还有非常先进的煤变油生产技术,或许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吧!或许有些东西我们能够共通,因为中国也是一个缺少石油但拥有丰富煤炭储量地国家呢!”
煤化工技术,后半段涉及到精细化工地跟石化差别不大,但是前半段却是有很多道道的。德国人在这方面可谓领先世界地。否则他们哪里来的底气挑战英法联军乃至整个世界?
不管作为那一个时空的人。陈晓奇都是相当佩服德国人的,没有石油。他们发明了煤变油技术,并以此来支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大战争。没有橡胶,他们发明了人造橡胶,以此来保证工业的使用和战争的需要,在2世纪上半叶,没有那一个国家比德国人的发明和技术更加的令人敬佩!这是一整个民族力量的体现!
听陈晓奇这么说,小克虏伯知道他肯定有所指,因此也不多说,任由其带着他们这个小小的访问团继续下面的参观,果不其然,陈晓奇将他带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工厂区内,在那里,他见到了某些熟悉的东西,煤变油设施。
陈晓奇指着一座比起不远处参天巨树一般的石化设施小了很多的建筑说道:“这里是我们的煤化工研究中心。我们已经建立了跟德国的费托合成法相似的试验机构,可以日处理煤炭一百吨,在此基础上,我们更研究了直接煤液化法、配煤液化技术、催化液化技术等等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时,从访问小队里面上前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德国人,他面目呆板没啥表情的问:“陈先生,你所说的这些技术有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费托合成法自发明以来,已经被证实是极其有效的,而直接液化法也早已发明,不知道您所说的那些新技术又有什么优点呢?”
陈晓奇旁边的一位技术工人立刻用熟练的德语回答他:“我们的技术中有很多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就以直接液化技术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降低,特别是压力,完全可以做到不需要那么苛刻的70mp压力就能进行,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优点呢?”
那个德国人听得眼神发亮,但是很克制的没有过多的追问,很礼貌的退下了。论煤变油技术,德国人真的是太牛叉了,世界上基本的两种液化法都是他们发明的,而且到半个世纪之后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不是超越,这就非常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