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老帅的忧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隋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九月初十日,上午,伽蓝和冯翊至神武川战场拜见右武卫大将军李景。
李景曾担任过代州总管,主掌过代州军政。今上登基之初汉王杨谅造反,李景誓死不从,据城坚守,从此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当时给李景做司马的便是冯孝慈。冯孝慈也是在那一仗中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此后乃出镇西土,建下累累功勋。因为这层关系,李景对冯翊极为客气,嘘寒问暖,甚至谈到了已经故去的冯孝慈,悲伤之余嗟叹不己。
伽蓝却与罗艺相谈甚欢。虽然两人在远东战场上一度横眉冷对,就差没有拨刀相向了,但袍泽之情难断,更何况伽蓝最后带着龙卫军摧毁了高句丽,证明了他的能力,雪洗了帝**人的耻辱,对此罗艺还是钦佩至极,不过罗艺对伽蓝的嫉妒之心也是与日俱增。
皇帝的亲戚多了,得到皇帝的信任并委以重任者却寥寥无几。异军突起的伽蓝便是这廖廖无几中的一个。试想皇帝把决定中土命运的南北大决战托付给这样一个年轻的将军,把自己的性命、声誉和权威统统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与皇族有着很深仇怨的、刚刚从西土边陲归来的豪门子弟,这需要何等的信心和勇气?而事实证明伽蓝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他不但完成了南北大决战的战略部署,还正在把战局一步步推向胜利。
这是中土人的决战,是皇帝的决战。也是帝**人的决战,只待决战打赢了。所有幸存下来的人都将在历史上书写下辉煌的篇章。罗艺为此兴奋、激动,也十分感慨。他自问没有伽蓝的能力,而伽蓝经此一役后必将成为帝国万众瞩目的英雄,为中土人所景仰,只是这对他本人和帝国来说是喜还是忧?隐约之中罗艺仿若看到了一丝不祥之兆,这让他颇感惶恐,对帝国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伽蓝向李景和罗艺详尽分析和推衍了战局。
之前薛世雄已经从全局角度进行了阐述,现在再听伽蓝从局部战场到整个北疆战场进行全方位的诠释。李景和罗艺各凭自己的作战经验和政治智慧,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判断,这场决战已成两败俱伤之局,而白狼塞战场上的军队必将承受巨大损失,这一损失将会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北疆镇戍军损失殆尽;其二帝**队仅从数量上来说便无法占据优势,所以即便包围了北虏大军也无法将其全歼,北虏大军肯定能撤走。这便给帝国的政治斗争埋下了重大隐患,而政冶上的激烈斗争则必将弱化因军事上的胜利而带来的政治优势,未来的东都必将掀起狂风暴雨,政冶风暴亦是不可避免。
既然政治风暴不可避免,那么“站队”就很重要,你站在哪一边?是支持皇帝。还是与皇帝抗衡,做他的政治对手?军中统帅们隶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他们所掌握的军队,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实力,亦是它们之间进行政治博弈的后盾。皇帝对军队的实际控制程度代表着他的权威的大小。而第三次东征的胜利,以及今日帝国在南北决战中所取得的优势。都得益于他对军队控制力的提高。然而,此时此刻,皇帝把所有忠诚于他的军队都调到了南北决战的战场,当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之后,忠诚于皇帝的帝**队还能剩下多少?在功勋和荣耀的背后,却是权威的崩溃,军事上胜利了,政治上却失败了,这种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后果是毁灭性的。
李景想了很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伽蓝将军,陛下所拟南北决战之策略,其目标是开疆拓土,还是维持边疆的稳定?是倾尽国力摧毁突厥人,还是维持南北双方之和平?”
伽蓝神色凝重,久久不语。李景终究是帝**中十二卫府大将军之一,他对政治的关注要远远大于他对军队的掌控,他一眼便看出了南北决战在政治上的利弊,出于对帝国未来的忧虑,老帅还是向皇帝的这一战略决策提出了质疑。
伽蓝不知如何回答,他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再度涌出,他真想冲着苍天怒吼,为什么某每一次改变历史都未能拯救帝国于危难,反而把帝国更快的推向了深渊,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某错了,是皇帝错了,抑或还是帝国整个统治阶层都错了?
李景似乎看出了伽蓝内心中的挣扎和痛苦,不禁黯然叹息,“西征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加上今天的南北决战,其真正的目的都是为了中土之安全,但中土安全了吗?今天的中土内忧外患,没有安全,亦没有安宁的未来。”
李景看了伽蓝一眼,又看看冯翊和罗艺,目露忧郁之色,“为什么现实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为什么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却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美好未来?年复一年的战争让中土饱受创伤,而我们何时才能看到战争结束的迹象?”
李景这话说得很含蓄,很委婉,也很不合时宜,尤其是当着伽蓝的面,这话有可能传到皇帝的耳中。是以冯翊很担心,却不知如何劝阻。罗艺面无表情,抬眼望天,一副很不屑的样子。
伽蓝却是理解老帅的苦心。中枢所拟的国防和外交战略是正确的,错就错在执行上。西征、东征,皇帝都是御驾亲征,实际上皇帝既是决策的拟制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而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西征、东征的最终结果完全偏离了决策,其目标都由削弱和遏制对手,变成了摧毁对手,于是开疆拓土便成了战争的最终目标。
因为战略目标的改变,战争的性质也就改变了,战争的过程也就变得异常的复杂和艰辛,其最终结果是,因为受限于当前国力的大小,帝国本身并不具备在现阶段开疆拓土的能力,于是当国力耗尽之后,战争的目标也就从摧毁对手开疆拓土,不得不重新调整为遏制对手以维持均势。在西征战场上如此,吐谷浑复国了,陇西边陲还是维持双方之间的和平;在东征战场上亦是如此,高句丽王国必须保存,以维持远东局势的稳定。换句话说,西征、东征的最终战果还是“削弱和遏制”,但因为在战争过程中其目标有过重大改变,导致帝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国力都白白浪费了。
今日的南北决战还是如此,对手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其军队数量和武力都远远超过了吐谷浑和高句丽,但决战期间,帝国的决策者试图包围对手,全歼对手,而投到决战战场上的军队却没有对手多,实际上这一仗根本就不能打,打了就是两败俱伤。以今日帝国内忧外困之窘局,一旦与对手拼个两败俱伤,血流如注,奄奄一息,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如果这一仗的目标是“削弱和遏制”对手,那此刻就进入了决战末期,只待始毕可汗与北虏主力大军撤离中土,这一仗就结束了。虽然战果不够辉煌,皇帝和帝**队不过把“入室抢劫”的北虏赶走了,但达到了“削弱和遏制”对手的目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北虏是绝无可能再次入侵中土了,而皇帝和中枢则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掌控的帝**队,迅速戡乱平叛以“安内”,如此则可缓解或解决“内忧外患”之政治目标。
老帅不期望伽蓝能听懂他的话,但这话只要传到帝国决策者们的耳中,诸如皇帝和裴世矩等人,他们一定听得懂。
伽蓝深深一躬,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他现在能理解雁门战场上始毕可汗的心理了,把到嘴的猎物吐出来,那需要何等的决心?伽蓝自问做不到,或许皇帝、裴世矩、薛世雄、李景等帝国的鼎柱们能做到,但他绝对做不到,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杀,不惜一切代价去杀,竭尽全力去杀。
“请滑公坐镇要塞,居中指挥。”
伽蓝向老帅发出了邀请,自愿把战场指挥权拱手相让。这实际上并不符合规矩,薛世雄是东北道的最高军政首长,他没有下达命令,老帅不能擅自接手白狼塞的战场指挥权。虽然老帅的品秩、官职都比伽蓝高,但伽蓝在名义上还是东北道的副大使,是薛世雄的副手,而更重要的是,薛世雄为什么没有下达让老帅接掌白狼塞战场指挥权的命令?
伽蓝这话一出口,冯翊、罗艺都略感吃惊,不知道伽蓝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出于对老帅的尊敬?
李景却是不以为意,略略摇手,不假思索的拒绝了,“某听伽蓝将军的命令。”
伽蓝还待再劝,老帅断然挥手,“这是决战,中土的决战,圣主的决战,不容失误。某坚守神武川,即便粉身碎骨,也决不后退一步。”
伽蓝大礼拜谢,与冯翊告辞而去。
=
=
=
九月初十日,上午,伽蓝和冯翊至神武川战场拜见右武卫大将军李景。
李景曾担任过代州总管,主掌过代州军政。今上登基之初汉王杨谅造反,李景誓死不从,据城坚守,从此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当时给李景做司马的便是冯孝慈。冯孝慈也是在那一仗中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此后乃出镇西土,建下累累功勋。因为这层关系,李景对冯翊极为客气,嘘寒问暖,甚至谈到了已经故去的冯孝慈,悲伤之余嗟叹不己。
伽蓝却与罗艺相谈甚欢。虽然两人在远东战场上一度横眉冷对,就差没有拨刀相向了,但袍泽之情难断,更何况伽蓝最后带着龙卫军摧毁了高句丽,证明了他的能力,雪洗了帝**人的耻辱,对此罗艺还是钦佩至极,不过罗艺对伽蓝的嫉妒之心也是与日俱增。
皇帝的亲戚多了,得到皇帝的信任并委以重任者却寥寥无几。异军突起的伽蓝便是这廖廖无几中的一个。试想皇帝把决定中土命运的南北大决战托付给这样一个年轻的将军,把自己的性命、声誉和权威统统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与皇族有着很深仇怨的、刚刚从西土边陲归来的豪门子弟,这需要何等的信心和勇气?而事实证明伽蓝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他不但完成了南北大决战的战略部署,还正在把战局一步步推向胜利。
这是中土人的决战,是皇帝的决战。也是帝**人的决战,只待决战打赢了。所有幸存下来的人都将在历史上书写下辉煌的篇章。罗艺为此兴奋、激动,也十分感慨。他自问没有伽蓝的能力,而伽蓝经此一役后必将成为帝国万众瞩目的英雄,为中土人所景仰,只是这对他本人和帝国来说是喜还是忧?隐约之中罗艺仿若看到了一丝不祥之兆,这让他颇感惶恐,对帝国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伽蓝向李景和罗艺详尽分析和推衍了战局。
之前薛世雄已经从全局角度进行了阐述,现在再听伽蓝从局部战场到整个北疆战场进行全方位的诠释。李景和罗艺各凭自己的作战经验和政治智慧,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判断,这场决战已成两败俱伤之局,而白狼塞战场上的军队必将承受巨大损失,这一损失将会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北疆镇戍军损失殆尽;其二帝**队仅从数量上来说便无法占据优势,所以即便包围了北虏大军也无法将其全歼,北虏大军肯定能撤走。这便给帝国的政治斗争埋下了重大隐患,而政冶上的激烈斗争则必将弱化因军事上的胜利而带来的政治优势,未来的东都必将掀起狂风暴雨,政冶风暴亦是不可避免。
既然政治风暴不可避免,那么“站队”就很重要,你站在哪一边?是支持皇帝。还是与皇帝抗衡,做他的政治对手?军中统帅们隶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他们所掌握的军队,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实力,亦是它们之间进行政治博弈的后盾。皇帝对军队的实际控制程度代表着他的权威的大小。而第三次东征的胜利,以及今日帝国在南北决战中所取得的优势。都得益于他对军队控制力的提高。然而,此时此刻,皇帝把所有忠诚于他的军队都调到了南北决战的战场,当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之后,忠诚于皇帝的帝**队还能剩下多少?在功勋和荣耀的背后,却是权威的崩溃,军事上胜利了,政治上却失败了,这种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后果是毁灭性的。
李景想了很久,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伽蓝将军,陛下所拟南北决战之策略,其目标是开疆拓土,还是维持边疆的稳定?是倾尽国力摧毁突厥人,还是维持南北双方之和平?”
伽蓝神色凝重,久久不语。李景终究是帝**中十二卫府大将军之一,他对政治的关注要远远大于他对军队的掌控,他一眼便看出了南北决战在政治上的利弊,出于对帝国未来的忧虑,老帅还是向皇帝的这一战略决策提出了质疑。
伽蓝不知如何回答,他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再度涌出,他真想冲着苍天怒吼,为什么某每一次改变历史都未能拯救帝国于危难,反而把帝国更快的推向了深渊,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某错了,是皇帝错了,抑或还是帝国整个统治阶层都错了?
李景似乎看出了伽蓝内心中的挣扎和痛苦,不禁黯然叹息,“西征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加上今天的南北决战,其真正的目的都是为了中土之安全,但中土安全了吗?今天的中土内忧外患,没有安全,亦没有安宁的未来。”
李景看了伽蓝一眼,又看看冯翊和罗艺,目露忧郁之色,“为什么现实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为什么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却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美好未来?年复一年的战争让中土饱受创伤,而我们何时才能看到战争结束的迹象?”
李景这话说得很含蓄,很委婉,也很不合时宜,尤其是当着伽蓝的面,这话有可能传到皇帝的耳中。是以冯翊很担心,却不知如何劝阻。罗艺面无表情,抬眼望天,一副很不屑的样子。
伽蓝却是理解老帅的苦心。中枢所拟的国防和外交战略是正确的,错就错在执行上。西征、东征,皇帝都是御驾亲征,实际上皇帝既是决策的拟制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而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西征、东征的最终结果完全偏离了决策,其目标都由削弱和遏制对手,变成了摧毁对手,于是开疆拓土便成了战争的最终目标。
因为战略目标的改变,战争的性质也就改变了,战争的过程也就变得异常的复杂和艰辛,其最终结果是,因为受限于当前国力的大小,帝国本身并不具备在现阶段开疆拓土的能力,于是当国力耗尽之后,战争的目标也就从摧毁对手开疆拓土,不得不重新调整为遏制对手以维持均势。在西征战场上如此,吐谷浑复国了,陇西边陲还是维持双方之间的和平;在东征战场上亦是如此,高句丽王国必须保存,以维持远东局势的稳定。换句话说,西征、东征的最终战果还是“削弱和遏制”,但因为在战争过程中其目标有过重大改变,导致帝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国力都白白浪费了。
今日的南北决战还是如此,对手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其军队数量和武力都远远超过了吐谷浑和高句丽,但决战期间,帝国的决策者试图包围对手,全歼对手,而投到决战战场上的军队却没有对手多,实际上这一仗根本就不能打,打了就是两败俱伤。以今日帝国内忧外困之窘局,一旦与对手拼个两败俱伤,血流如注,奄奄一息,其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如果这一仗的目标是“削弱和遏制”对手,那此刻就进入了决战末期,只待始毕可汗与北虏主力大军撤离中土,这一仗就结束了。虽然战果不够辉煌,皇帝和帝**队不过把“入室抢劫”的北虏赶走了,但达到了“削弱和遏制”对手的目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北虏是绝无可能再次入侵中土了,而皇帝和中枢则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掌控的帝**队,迅速戡乱平叛以“安内”,如此则可缓解或解决“内忧外患”之政治目标。
老帅不期望伽蓝能听懂他的话,但这话只要传到帝国决策者们的耳中,诸如皇帝和裴世矩等人,他们一定听得懂。
伽蓝深深一躬,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他现在能理解雁门战场上始毕可汗的心理了,把到嘴的猎物吐出来,那需要何等的决心?伽蓝自问做不到,或许皇帝、裴世矩、薛世雄、李景等帝国的鼎柱们能做到,但他绝对做不到,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杀,不惜一切代价去杀,竭尽全力去杀。
“请滑公坐镇要塞,居中指挥。”
伽蓝向老帅发出了邀请,自愿把战场指挥权拱手相让。这实际上并不符合规矩,薛世雄是东北道的最高军政首长,他没有下达命令,老帅不能擅自接手白狼塞的战场指挥权。虽然老帅的品秩、官职都比伽蓝高,但伽蓝在名义上还是东北道的副大使,是薛世雄的副手,而更重要的是,薛世雄为什么没有下达让老帅接掌白狼塞战场指挥权的命令?
伽蓝这话一出口,冯翊、罗艺都略感吃惊,不知道伽蓝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出于对老帅的尊敬?
李景却是不以为意,略略摇手,不假思索的拒绝了,“某听伽蓝将军的命令。”
伽蓝还待再劝,老帅断然挥手,“这是决战,中土的决战,圣主的决战,不容失误。某坚守神武川,即便粉身碎骨,也决不后退一步。”
伽蓝大礼拜谢,与冯翊告辞而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