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第690章 跨海东渡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李烨的战舰也不能一直开进上京,到达西京后还要换乘马车前往上京,既然这样不如就坐马车直接前往上京。当然李烨现在也知道西京是谁的势力范围,不然窦天问怎么三番五次的从西京出兵攻打泊汋城和大行城,正因为如此李烨才不敢保证自己路上的安全。
“既然高少卿认为从水路返回渤海国不方便,我们就从陆路返回渤海国吧”
见李烨从善如流,高健弘心里很高兴,自己在李烨面前也多次提过,这次返回渤海国千万不要跟窦家再发生什么冲突,等到安安稳稳的继承了郡王之位再说。
高健弘几年前出使唐朝的时候,就路过大行城,不过这次出使唐朝的时候,因为担心渤海国和辽东半岛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并没有在大行城停留。高健弘印象中的大行城,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繁荣富庶的大城市,码头上南来北往的商船充斥着整个大行城的码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景、速拉丁、阿布思利、阿布思望等许多人早已经等候在码头上,看见李烨从战舰上下来都迎了上来,一番客套之后,李烨把高健弘介绍给众人,才准备一起返回住所。
突然,李烨好像听到有人在喊自己,“李刺史,请留步”。
李烨随着声音望去,看见人群中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正在艰难的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看见李烨正在向自己这片张望,急忙挥手道:“李刺史,某是江南的李延孝,在苏州的董家见过一面,不知道李刺史可曾还记得某”。
李烨好像有些印象,当时李烨住在董家的时候,把苏州的一些大商贾介绍给李烨,希望通过李烨打通江南和北方之间的商业通道,当时李延孝好像也在场。李烨当然不可能在码头上跟李延孝有什么话,跟身边的护卫道:“把他带到某的住所来,问问有什么事情”。
李烨刚回到住所,李延孝就被带了进来,这时候李延孝已经知道李烨不是登州刺史了,马上改口道:“在下刚才唐突,不知郡王殿下早已经不是登州刺史了,请郡王殿下恕罪”。
“好了,不知者无罪,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本王好像在苏州说过,你们到北方来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本王,如今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也就是因为李烨当时的一句话,李延孝才将生意从江南一带发展到辽东,如今在江南、新城和辽东半岛一带做的风生水起,已经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商贾。如今见到李烨便大吐苦水道:“郡王殿下,某从江南来,到辽东做生意,携带了大量的铜钱,可是本地的税赋官员硬是说携带大量的铜钱要缴纳高额的赋税,这不是让我们这些商贾毫无利益可赚吗”。
南北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商品和物产,李烨希望南方的粮食、丝绸、瓷器等运送到北方,而北方的麻布、山货、药材等运到南方销售。可是因为南北方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大量的铜钱流入南方,南方拥有大量的铜钱后并不是用铜钱购买北方的商品,而且用铜钱换取大量的金银从中谋利,甚至是把铜钱直接销往国外,换取国外的商品或者金银。铜钱本身是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媒介,但是被南方的商贾当成了一种商品进行谋利,导致大唐的铜钱日渐枯竭,铜价不断的上涨。
这种情况早就被李烨发现了,所以才制订政策,禁止商船携带过多的铜钱进行贸易,否则要额外的加收商税。可是依然有很多的商贾愿意进行铜钱的交易,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利润,让这些商贾趋之若鹜,主要还是铜钱比其他商品更容易脱手。
李烨早在南下占领嵊泗列岛的时候,就跟董家之间建立了汇票兑换业务,南方的商贾只要在嵊泗列岛存入金银或者铜钱,就可以拿着汇票在新城和辽东半岛进行购物,在不提取现金的情况下,手续费只要百分之一,提取现金也只要百分之三的手续费就可以。结果南方的商贾大规模的存入铜钱,到北方再提取铜钱,然后再进行倒卖铜钱,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所以不久后小兰废除了这条规定,只容许进行金银的汇票兑换业务,铜钱的倒卖又变得猖狂起来。
这些情况李烨都是了解的,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现在自己控制下的铜钱不能随意买卖,并且对私自走私铜钱的商贾收取百分之二十的税收,当然也可以卖给华夏银行,不过中间的利润就没有了。
所以李延孝很郁闷,看见李烨便想希望李烨能修改这条规定,或者将税收降低点,不然铜钱的贩卖真的做不下去了。商贾逐利这是本性无可厚非,可是倒卖铜钱就不行了,因为铜钱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性,关系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的稳定,这是李烨所不容许的。
李烨可不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真正王爷,对于李延孝的话可不会相信:“商品可以没有国界,但是商贾却是有国界的,你们贩卖什么商品某可以不管,但是铜钱却是不可以,你们知不知因为你们把铜钱大量倒卖,造成了这个大唐的铜钱供应量不足,你们已经不是经济的推动者,而是经济的破坏者,想要某同意放开铜钱的管制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延孝得到了李烨坚决的答复,显得有些垂头丧气道:“郡王殿下,当初你不是鼓励我们到北方进行贸易吗?怎么对我们的商品加以限制呢”。
李烨不悦道:“你们可以用江南的粮食、丝绸、瓷器换取北方的毛皮、山货和矿产,为什么一定要贩卖铜钱。某给你们提供了海上的通道,给你们提供了商品交换的码头,给你们提供了没有剥削的交易环境,可是你们依然还不满足,一定要进行害国害民的铜钱交易。某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很快铜钱的交易将无利可图,你们手中不是没有商品进行贸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李延孝痛苦道:“郡王殿下,你可能还不知道,江南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办法销往中原,丝绸、瓷器这些东西现在在中原也没有什么销路,至于北方的毛皮和山货都被你垄断了,剩下的一些商品利润也很单薄,现在只有进行铜钱交易了”。李延孝并非是在狡辩,这些情况李烨都很清楚,江南的粮食还没有运到北方就被一些藩镇给截流了,至于那些丝绸、瓷器更是没有什么市场,毕竟现在中原在打仗,百姓连肚皮都吃不饱,哪有钱买这些东西。
李烨不解道:“江南的丝绸和瓷器不是可以销往南方的胡商,也可以销往倭国等地,为什么你们不这样做呢”。
李延孝解释道:“郡王殿下有所不知,江南的丝绸和瓷器卖给广州的胡商根本就赚不到什么利润,再往南凶险无比,不仅海路不同,而且有无数的海盗,我们根本打不通南下的海路。至于倭国的航线同样是凶险异常,如果从北方沿海前往倭国,倒是不错海路也比较平稳,但是时间太长,往来一次要一年的时间。而从扬州直接跨海到达倭国,路程虽然短了些,但是海上风浪难以预测,进行无法到达倭国,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扬州对面就是倭国的九州岛,距离只有一千五百里,可是在这个时代跨海航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六分仪更没有指南针,想横穿东海简直就是一场登月计划。可以沿着海岸线往北,饶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然后再跨过对马海峡,安全系数更加了,但是路途却达到了五千里,三倍多的距离意味着三倍的时间,这让精明的商贾如何愿意。
不说这些商贾,就是已经拥有了指南针航海的李烨,因为安全问题同样选择了沿海进行航行,但是逐利的商贾却不愿意放弃快速致富的办法,选择更为凶险的跨海进行贸易。
李烨不想再打击李延孝:“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稍微近一点的航线呢?某去年已经开通了新城到登州成山县、大同江城的航线,虽然距离还是跨海航线的两倍,但是比起以前的沿海航行近了许多。你们需要去倭国做生意的商贾,可以走这条航线,你们可以试试看”。
李烨说的这条航线的确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是依然比跨海航线多出了一倍的距离,李延孝依然沮丧道:“郡王殿下有所不知,那些从倭国来的商贾和想去倭国的商贾都希望能开通跨海航线,这次某回去后,倭国学僧圆载、智聪就希望某能将他们跨海送回国去,他们并不愿意沿海返回倭国”。
李延孝说的没有错,李烨记得遣唐使一开始走的就是沿海航线,后来组建的改成了跨海航线,结果准备在扬州附近上岸的倭国人,有的不知道漂到什么地方去了,甚至有些上岸地点在广州附近。
李烨的战舰也不能一直开进上京,到达西京后还要换乘马车前往上京,既然这样不如就坐马车直接前往上京。当然李烨现在也知道西京是谁的势力范围,不然窦天问怎么三番五次的从西京出兵攻打泊汋城和大行城,正因为如此李烨才不敢保证自己路上的安全。
“既然高少卿认为从水路返回渤海国不方便,我们就从陆路返回渤海国吧”
见李烨从善如流,高健弘心里很高兴,自己在李烨面前也多次提过,这次返回渤海国千万不要跟窦家再发生什么冲突,等到安安稳稳的继承了郡王之位再说。
高健弘几年前出使唐朝的时候,就路过大行城,不过这次出使唐朝的时候,因为担心渤海国和辽东半岛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并没有在大行城停留。高健弘印象中的大行城,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繁荣富庶的大城市,码头上南来北往的商船充斥着整个大行城的码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景、速拉丁、阿布思利、阿布思望等许多人早已经等候在码头上,看见李烨从战舰上下来都迎了上来,一番客套之后,李烨把高健弘介绍给众人,才准备一起返回住所。
突然,李烨好像听到有人在喊自己,“李刺史,请留步”。
李烨随着声音望去,看见人群中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正在艰难的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看见李烨正在向自己这片张望,急忙挥手道:“李刺史,某是江南的李延孝,在苏州的董家见过一面,不知道李刺史可曾还记得某”。
李烨好像有些印象,当时李烨住在董家的时候,把苏州的一些大商贾介绍给李烨,希望通过李烨打通江南和北方之间的商业通道,当时李延孝好像也在场。李烨当然不可能在码头上跟李延孝有什么话,跟身边的护卫道:“把他带到某的住所来,问问有什么事情”。
李烨刚回到住所,李延孝就被带了进来,这时候李延孝已经知道李烨不是登州刺史了,马上改口道:“在下刚才唐突,不知郡王殿下早已经不是登州刺史了,请郡王殿下恕罪”。
“好了,不知者无罪,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本王好像在苏州说过,你们到北方来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本王,如今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也就是因为李烨当时的一句话,李延孝才将生意从江南一带发展到辽东,如今在江南、新城和辽东半岛一带做的风生水起,已经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商贾。如今见到李烨便大吐苦水道:“郡王殿下,某从江南来,到辽东做生意,携带了大量的铜钱,可是本地的税赋官员硬是说携带大量的铜钱要缴纳高额的赋税,这不是让我们这些商贾毫无利益可赚吗”。
南北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商品和物产,李烨希望南方的粮食、丝绸、瓷器等运送到北方,而北方的麻布、山货、药材等运到南方销售。可是因为南北方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大量的铜钱流入南方,南方拥有大量的铜钱后并不是用铜钱购买北方的商品,而且用铜钱换取大量的金银从中谋利,甚至是把铜钱直接销往国外,换取国外的商品或者金银。铜钱本身是作为一种商品流通的媒介,但是被南方的商贾当成了一种商品进行谋利,导致大唐的铜钱日渐枯竭,铜价不断的上涨。
这种情况早就被李烨发现了,所以才制订政策,禁止商船携带过多的铜钱进行贸易,否则要额外的加收商税。可是依然有很多的商贾愿意进行铜钱的交易,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利润,让这些商贾趋之若鹜,主要还是铜钱比其他商品更容易脱手。
李烨早在南下占领嵊泗列岛的时候,就跟董家之间建立了汇票兑换业务,南方的商贾只要在嵊泗列岛存入金银或者铜钱,就可以拿着汇票在新城和辽东半岛进行购物,在不提取现金的情况下,手续费只要百分之一,提取现金也只要百分之三的手续费就可以。结果南方的商贾大规模的存入铜钱,到北方再提取铜钱,然后再进行倒卖铜钱,从中赚取巨大的利润,所以不久后小兰废除了这条规定,只容许进行金银的汇票兑换业务,铜钱的倒卖又变得猖狂起来。
这些情况李烨都是了解的,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现在自己控制下的铜钱不能随意买卖,并且对私自走私铜钱的商贾收取百分之二十的税收,当然也可以卖给华夏银行,不过中间的利润就没有了。
所以李延孝很郁闷,看见李烨便想希望李烨能修改这条规定,或者将税收降低点,不然铜钱的贩卖真的做不下去了。商贾逐利这是本性无可厚非,可是倒卖铜钱就不行了,因为铜钱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性,关系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的稳定,这是李烨所不容许的。
李烨可不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真正王爷,对于李延孝的话可不会相信:“商品可以没有国界,但是商贾却是有国界的,你们贩卖什么商品某可以不管,但是铜钱却是不可以,你们知不知因为你们把铜钱大量倒卖,造成了这个大唐的铜钱供应量不足,你们已经不是经济的推动者,而是经济的破坏者,想要某同意放开铜钱的管制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延孝得到了李烨坚决的答复,显得有些垂头丧气道:“郡王殿下,当初你不是鼓励我们到北方进行贸易吗?怎么对我们的商品加以限制呢”。
李烨不悦道:“你们可以用江南的粮食、丝绸、瓷器换取北方的毛皮、山货和矿产,为什么一定要贩卖铜钱。某给你们提供了海上的通道,给你们提供了商品交换的码头,给你们提供了没有剥削的交易环境,可是你们依然还不满足,一定要进行害国害民的铜钱交易。某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很快铜钱的交易将无利可图,你们手中不是没有商品进行贸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李延孝痛苦道:“郡王殿下,你可能还不知道,江南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办法销往中原,丝绸、瓷器这些东西现在在中原也没有什么销路,至于北方的毛皮和山货都被你垄断了,剩下的一些商品利润也很单薄,现在只有进行铜钱交易了”。李延孝并非是在狡辩,这些情况李烨都很清楚,江南的粮食还没有运到北方就被一些藩镇给截流了,至于那些丝绸、瓷器更是没有什么市场,毕竟现在中原在打仗,百姓连肚皮都吃不饱,哪有钱买这些东西。
李烨不解道:“江南的丝绸和瓷器不是可以销往南方的胡商,也可以销往倭国等地,为什么你们不这样做呢”。
李延孝解释道:“郡王殿下有所不知,江南的丝绸和瓷器卖给广州的胡商根本就赚不到什么利润,再往南凶险无比,不仅海路不同,而且有无数的海盗,我们根本打不通南下的海路。至于倭国的航线同样是凶险异常,如果从北方沿海前往倭国,倒是不错海路也比较平稳,但是时间太长,往来一次要一年的时间。而从扬州直接跨海到达倭国,路程虽然短了些,但是海上风浪难以预测,进行无法到达倭国,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扬州对面就是倭国的九州岛,距离只有一千五百里,可是在这个时代跨海航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六分仪更没有指南针,想横穿东海简直就是一场登月计划。可以沿着海岸线往北,饶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然后再跨过对马海峡,安全系数更加了,但是路途却达到了五千里,三倍多的距离意味着三倍的时间,这让精明的商贾如何愿意。
不说这些商贾,就是已经拥有了指南针航海的李烨,因为安全问题同样选择了沿海进行航行,但是逐利的商贾却不愿意放弃快速致富的办法,选择更为凶险的跨海进行贸易。
李烨不想再打击李延孝:“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稍微近一点的航线呢?某去年已经开通了新城到登州成山县、大同江城的航线,虽然距离还是跨海航线的两倍,但是比起以前的沿海航行近了许多。你们需要去倭国做生意的商贾,可以走这条航线,你们可以试试看”。
李烨说的这条航线的确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是依然比跨海航线多出了一倍的距离,李延孝依然沮丧道:“郡王殿下有所不知,那些从倭国来的商贾和想去倭国的商贾都希望能开通跨海航线,这次某回去后,倭国学僧圆载、智聪就希望某能将他们跨海送回国去,他们并不愿意沿海返回倭国”。
李延孝说的没有错,李烨记得遣唐使一开始走的就是沿海航线,后来组建的改成了跨海航线,结果准备在扬州附近上岸的倭国人,有的不知道漂到什么地方去了,甚至有些上岸地点在广州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