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主公最新章节!
袁绍和曹艹还有公孙瓒,都在想办法发展各自的实力,而刘备也没闲着,他很清楚自己要想靠别人,那是一定靠不住的,他只自能靠自己,只能通过自己努力,去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实力,而眼前就有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刘备被派去给大臣们修新城堡,这是个苦差,出力不讨好的那种,新城堡只是临时居所,如果花大力气去修,士兵们会有怨言,不愿把力气花在这上面,可要修得马虎,那大臣们又会不乐意,会责怪刘备办差不力!
袁绍出身豪门,他想事情,就是从上面这两个方面想的,自认为想得周全,刘备这个马屁精,冒充皇室宗亲的家伙,非得被他修理得满头青包不可!
可惜,刘备虽被太子刘辩叫了声叔父,可他却并非生长在豪门深宅中,所以想事情也和豪门子弟不一样,他带着上千的士兵去了修新城的地方,其实离着老城也不远,不过数百步的距离。
刘备很快就和这些士兵联络上感情了,不住地问这些新兵吃得怎么样啊,家里还有什么人,等打完了仗,有什么打算啊,对生活有什么盼头儿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而士兵们却非常吃他这一套,虽然刘备没有给他们半点好处,可他们却都认为刘备是个好人,是个好将军,非常愿意和刘备说话,甚至还告诉刘备,袁绍在练兵时,对士兵打骂过甚,不少士兵都逃掉了。他们这些新兵能被派来修城墙,不用去训练,他们不但不感到被轻视,反而感到庆幸,修城墙不过是出力气罢了,又不需要挨打挨骂的!
刘备听了士兵们的抱怨之后,心中大喜,他刚刚到元城,尚不知这里的情况,可士兵们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他完全可以从这里拉走一支队伍,从这里拉走队伍,可比去乡村里招兵方便多了,这里的新兵可是都有武器的啊,还有军服都是置办齐全的,而且都还有布鞋穿,当然没有布鞋也没关系,他可以教士兵们编草鞋!
第二天,王允带着大臣和家眷来到袁绍的大营,袁绍两眼通红,袁隗同样也是两眼通红,他们一起出城迎接王允等人。
等在城门口,袁隗看了眼袁绍,道:“贤侄,你眼睛红得太厉害了!”
袁绍也看了眼袁隗,苦笑着道:“叔父大人,你何尝不是如此!”
袁隗想了想,道:“那王允的话最多,极是让人讨厌。如果他问起咱们眼睛的事,你就回答说是因为忧心国事,为了能顺利扶太子登基,以至于一整夜未睡,所以眼睛才这么红的!”
袁绍点了点头,他揉揉眼睛,只感眼睛火辣辣地疼痛,心想:“被烛烟熏着了,得让医生看看,要不然眼睛这么个疼法,啥事都干不了了!”
过不多时,曹艹和王允带着大臣们到了。王允走在最前面,曹艹紧随其后,他俩身后是官位高的大臣,足足有十几个,再往后是官位低的,一时之间也数不过来有多少!
等他们来到近前,袁绍一看,忍耐不住,他和袁隗同时啊了声,两人一起把红红的眼睛瞪大了,看向王允曹艹和那群大臣,就见他们的眼睛竟然也全是红的,个个如此,无一例外!
王允和曹艹在来之前,也都发现对方的眼睛红红的,没法不红,他们和大臣一起商量那篇讨伐李勤的檄文该怎么写,商量了整整一夜,改了十几遍,人多意见就杂,大家争来吵去的,好不容易意见才统一了,累了整宿,天一亮不能休息,还得马上过来,眼睛能不红么,不红才怪呢!
袁绍见了这种情况,上前和众大臣见过礼后,不等王允和曹艹发问,他就抢先问道:“王大人,孟德兄,你们的眼睛怎么了,怎地这么红啊,可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多曰赶路,想必劳累得紧吧?”
王允打了个哈哈,嗯嗯两声,道:“这个,旅途劳顿倒也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忧心国事,总是想着怎么能顺利扶太子殿下登基,以至于艹劳过甚,所以眼睛才这么红的。对了,看袁老大人和袁将军你们的眼睛也泛起红丝,可是因为休息得不好?”
袁绍和袁隗互视一眼,心想:“嘿,咱俩想的理由,竟然被他们先用上了!”
袁隗忙道:“倒也不是,我们是哭的,原因和你们也是一样的,咱们身为臣工的,当然要忧心国事,现在太子大位未定,咱们能不着急么?眼睛红是哭的,是哭的!”
王允哦了声,勉强笑了笑,道:“咱们去见董太后和太子殿下吧,有些事情拖不得,得尽早解决才行!”
袁绍和袁隗自然不会反对,领着众人一起进城,去见董太后了。
元城这里,各人各报着不同的心思,可洛阳那里,却是万众一心了!
李勤采纳了贾诩的建议,立了皇三子刘协为新君,但登基大典他并没有进城去参加,虽然从人臣的角度上来讲,不怎么太“尽到义务”,可现在的局势是黄巾军随时会来,而皇位的争夺者太子刘辩又有一大群的朝臣支持,这种情况下,什么事情都只能从权了,也没人会去指责李勤,当然了,洛阳处于李勤的控制之下,谁去指责他,就等于和自家的脑袋过不去,谁都没这么傻的,该闭嘴时都闭嘴,这是俊杰的行为!
皇宫被烧,刘协没地方“办公”,连升个朝都没地方,正好袁隗从京里逃走,他家的宅子不小,李勤便命贾诩把小皇帝安置到了袁家,算是临时的行宫。
袁氏家族在京里没来得及逃走的,还有不少人,毕竟这么大一个家族,想要全都逃脱是不可能的。李勤很够意思,没有对袁家的人怎么着了,而且还给他们安排了职司,让他们去整修皇宫,这可是大事,就算不能把皇宫完全修好,但整理出几个大殿,然后让小皇帝搬进去,这个还是不难办到的,不过所需费用嘛……为什么不杀袁家的人?为什么不没收袁家的财产?为什么还要让袁家的人肩负重任去修皇宫?不就是为了让袁家的人有个机会可以报效新君么,修皇宫所需的费用,袁家不出,难不成还让小皇帝自己出么?
袁氏家族的人也深知此点,又被看得紧,没法逃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花自家的钱,给小皇帝修皇宫,尽管袁氏家族树大根深,历年来积累下来财富无数,可这段时间却也花钱如流水,差不多花得底朝天了,可他们还得谢谢小皇帝,谢谢李勤,能给他们一个效忠的机会,加把劲使出全力修皇宫!
小皇帝的登基大典过后,李勤打算提兵东去,先扫平了黄巾军。黄巾军的存在,使得大汉的江山处于风雨之中,虽然李勤很同情贫苦百姓的生活,也赞成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可是现在却不是发扬造反精神的时刻,得赶紧让局势稳定才行!
李勤本想用小皇帝的名义,多发几道有关国计民生的命令,不但要把没乱的地方稳定好,还要让乱起来地方的百姓,看到希望,只要回家去,就能过上安稳的曰子,可是贾诩却不同意,他不同意李勤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出命令,干脆就以李勤的名义发,这样对于李勤和扶角军的发展比较好,李勤考虑之后,便同意了。
洛阳的事告一段落,各项命令也在持续发布中,李勤见差不多了,便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黄巾军,但他依旧没有进城!
可他不进城,小皇帝却不能等着,就算刘协想等着,张让他们也不肯啊,趁着李勤没有离京之前,赶紧以小皇帝的名义,写了一道圣旨,给李勤升了个官,这个官名挺有意思,竟然是“太师”,李勤由李君侯,成了李太师了!
接到这道圣旨后,李勤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也有当上太师的一天,不过他却对这个官名很不喜欢,上表推辞。贾诩知道了李勤的想法后,便暗示送旨来的小宦官,李郎想要个别的官名,或者干脆封个王算了!
小宦官只好回了城里,告知了张让,张让等十常侍一商量,那就封李勤为王?可汉高祖刘邦曾杀白马告天,非刘姓者不得封王,这可是祖制,现在李勤想要封王,那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张让他们商量了一通,找出了可以变通的理由,当初高祖皇帝杀白马告天,那是对大臣说的,告诉大臣们不要立非刘姓者为王,可却不是对他们这些宦官说的,所以大臣要遵守皇帝的遗命,但他们宦官却是不用的;还有就是,故都长安在李勤的手里,现在洛阳也在李勤的手里,皇宫被烧了,小皇帝住在逃跑大臣的家里,就连小皇燕京是李勤立的,否则大汉现在连皇燕京没有了,还守什么祖制啊,高祖皇帝要是不满,让他从坟墓里跳出来,大家理论一番吧,要是跳不出来,那就当高祖皇帝默许了!
十常侍都没有去问问刘协,大宦官们办事,小皇帝一边凉快去,没有发方权,小屁孩懂啥,不用答理他!
一道圣旨写出,盖上玉玺,封李勤为夏王,写好圣旨,第二天就给李勤送去了,为了巴结李勤,连金印都连夜铸造好了,大小和传国玉玺一样大,只不过传国玉玺是玉的,而李勤的是金印!
(未完待续)
袁绍和曹艹还有公孙瓒,都在想办法发展各自的实力,而刘备也没闲着,他很清楚自己要想靠别人,那是一定靠不住的,他只自能靠自己,只能通过自己努力,去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实力,而眼前就有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刘备被派去给大臣们修新城堡,这是个苦差,出力不讨好的那种,新城堡只是临时居所,如果花大力气去修,士兵们会有怨言,不愿把力气花在这上面,可要修得马虎,那大臣们又会不乐意,会责怪刘备办差不力!
袁绍出身豪门,他想事情,就是从上面这两个方面想的,自认为想得周全,刘备这个马屁精,冒充皇室宗亲的家伙,非得被他修理得满头青包不可!
可惜,刘备虽被太子刘辩叫了声叔父,可他却并非生长在豪门深宅中,所以想事情也和豪门子弟不一样,他带着上千的士兵去了修新城的地方,其实离着老城也不远,不过数百步的距离。
刘备很快就和这些士兵联络上感情了,不住地问这些新兵吃得怎么样啊,家里还有什么人,等打完了仗,有什么打算啊,对生活有什么盼头儿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而士兵们却非常吃他这一套,虽然刘备没有给他们半点好处,可他们却都认为刘备是个好人,是个好将军,非常愿意和刘备说话,甚至还告诉刘备,袁绍在练兵时,对士兵打骂过甚,不少士兵都逃掉了。他们这些新兵能被派来修城墙,不用去训练,他们不但不感到被轻视,反而感到庆幸,修城墙不过是出力气罢了,又不需要挨打挨骂的!
刘备听了士兵们的抱怨之后,心中大喜,他刚刚到元城,尚不知这里的情况,可士兵们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他完全可以从这里拉走一支队伍,从这里拉走队伍,可比去乡村里招兵方便多了,这里的新兵可是都有武器的啊,还有军服都是置办齐全的,而且都还有布鞋穿,当然没有布鞋也没关系,他可以教士兵们编草鞋!
第二天,王允带着大臣和家眷来到袁绍的大营,袁绍两眼通红,袁隗同样也是两眼通红,他们一起出城迎接王允等人。
等在城门口,袁隗看了眼袁绍,道:“贤侄,你眼睛红得太厉害了!”
袁绍也看了眼袁隗,苦笑着道:“叔父大人,你何尝不是如此!”
袁隗想了想,道:“那王允的话最多,极是让人讨厌。如果他问起咱们眼睛的事,你就回答说是因为忧心国事,为了能顺利扶太子登基,以至于一整夜未睡,所以眼睛才这么红的!”
袁绍点了点头,他揉揉眼睛,只感眼睛火辣辣地疼痛,心想:“被烛烟熏着了,得让医生看看,要不然眼睛这么个疼法,啥事都干不了了!”
过不多时,曹艹和王允带着大臣们到了。王允走在最前面,曹艹紧随其后,他俩身后是官位高的大臣,足足有十几个,再往后是官位低的,一时之间也数不过来有多少!
等他们来到近前,袁绍一看,忍耐不住,他和袁隗同时啊了声,两人一起把红红的眼睛瞪大了,看向王允曹艹和那群大臣,就见他们的眼睛竟然也全是红的,个个如此,无一例外!
王允和曹艹在来之前,也都发现对方的眼睛红红的,没法不红,他们和大臣一起商量那篇讨伐李勤的檄文该怎么写,商量了整整一夜,改了十几遍,人多意见就杂,大家争来吵去的,好不容易意见才统一了,累了整宿,天一亮不能休息,还得马上过来,眼睛能不红么,不红才怪呢!
袁绍见了这种情况,上前和众大臣见过礼后,不等王允和曹艹发问,他就抢先问道:“王大人,孟德兄,你们的眼睛怎么了,怎地这么红啊,可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多曰赶路,想必劳累得紧吧?”
王允打了个哈哈,嗯嗯两声,道:“这个,旅途劳顿倒也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忧心国事,总是想着怎么能顺利扶太子殿下登基,以至于艹劳过甚,所以眼睛才这么红的。对了,看袁老大人和袁将军你们的眼睛也泛起红丝,可是因为休息得不好?”
袁绍和袁隗互视一眼,心想:“嘿,咱俩想的理由,竟然被他们先用上了!”
袁隗忙道:“倒也不是,我们是哭的,原因和你们也是一样的,咱们身为臣工的,当然要忧心国事,现在太子大位未定,咱们能不着急么?眼睛红是哭的,是哭的!”
王允哦了声,勉强笑了笑,道:“咱们去见董太后和太子殿下吧,有些事情拖不得,得尽早解决才行!”
袁绍和袁隗自然不会反对,领着众人一起进城,去见董太后了。
元城这里,各人各报着不同的心思,可洛阳那里,却是万众一心了!
李勤采纳了贾诩的建议,立了皇三子刘协为新君,但登基大典他并没有进城去参加,虽然从人臣的角度上来讲,不怎么太“尽到义务”,可现在的局势是黄巾军随时会来,而皇位的争夺者太子刘辩又有一大群的朝臣支持,这种情况下,什么事情都只能从权了,也没人会去指责李勤,当然了,洛阳处于李勤的控制之下,谁去指责他,就等于和自家的脑袋过不去,谁都没这么傻的,该闭嘴时都闭嘴,这是俊杰的行为!
皇宫被烧,刘协没地方“办公”,连升个朝都没地方,正好袁隗从京里逃走,他家的宅子不小,李勤便命贾诩把小皇帝安置到了袁家,算是临时的行宫。
袁氏家族在京里没来得及逃走的,还有不少人,毕竟这么大一个家族,想要全都逃脱是不可能的。李勤很够意思,没有对袁家的人怎么着了,而且还给他们安排了职司,让他们去整修皇宫,这可是大事,就算不能把皇宫完全修好,但整理出几个大殿,然后让小皇帝搬进去,这个还是不难办到的,不过所需费用嘛……为什么不杀袁家的人?为什么不没收袁家的财产?为什么还要让袁家的人肩负重任去修皇宫?不就是为了让袁家的人有个机会可以报效新君么,修皇宫所需的费用,袁家不出,难不成还让小皇帝自己出么?
袁氏家族的人也深知此点,又被看得紧,没法逃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花自家的钱,给小皇帝修皇宫,尽管袁氏家族树大根深,历年来积累下来财富无数,可这段时间却也花钱如流水,差不多花得底朝天了,可他们还得谢谢小皇帝,谢谢李勤,能给他们一个效忠的机会,加把劲使出全力修皇宫!
小皇帝的登基大典过后,李勤打算提兵东去,先扫平了黄巾军。黄巾军的存在,使得大汉的江山处于风雨之中,虽然李勤很同情贫苦百姓的生活,也赞成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可是现在却不是发扬造反精神的时刻,得赶紧让局势稳定才行!
李勤本想用小皇帝的名义,多发几道有关国计民生的命令,不但要把没乱的地方稳定好,还要让乱起来地方的百姓,看到希望,只要回家去,就能过上安稳的曰子,可是贾诩却不同意,他不同意李勤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出命令,干脆就以李勤的名义发,这样对于李勤和扶角军的发展比较好,李勤考虑之后,便同意了。
洛阳的事告一段落,各项命令也在持续发布中,李勤见差不多了,便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黄巾军,但他依旧没有进城!
可他不进城,小皇帝却不能等着,就算刘协想等着,张让他们也不肯啊,趁着李勤没有离京之前,赶紧以小皇帝的名义,写了一道圣旨,给李勤升了个官,这个官名挺有意思,竟然是“太师”,李勤由李君侯,成了李太师了!
接到这道圣旨后,李勤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也有当上太师的一天,不过他却对这个官名很不喜欢,上表推辞。贾诩知道了李勤的想法后,便暗示送旨来的小宦官,李郎想要个别的官名,或者干脆封个王算了!
小宦官只好回了城里,告知了张让,张让等十常侍一商量,那就封李勤为王?可汉高祖刘邦曾杀白马告天,非刘姓者不得封王,这可是祖制,现在李勤想要封王,那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张让他们商量了一通,找出了可以变通的理由,当初高祖皇帝杀白马告天,那是对大臣说的,告诉大臣们不要立非刘姓者为王,可却不是对他们这些宦官说的,所以大臣要遵守皇帝的遗命,但他们宦官却是不用的;还有就是,故都长安在李勤的手里,现在洛阳也在李勤的手里,皇宫被烧了,小皇帝住在逃跑大臣的家里,就连小皇燕京是李勤立的,否则大汉现在连皇燕京没有了,还守什么祖制啊,高祖皇帝要是不满,让他从坟墓里跳出来,大家理论一番吧,要是跳不出来,那就当高祖皇帝默许了!
十常侍都没有去问问刘协,大宦官们办事,小皇帝一边凉快去,没有发方权,小屁孩懂啥,不用答理他!
一道圣旨写出,盖上玉玺,封李勤为夏王,写好圣旨,第二天就给李勤送去了,为了巴结李勤,连金印都连夜铸造好了,大小和传国玉玺一样大,只不过传国玉玺是玉的,而李勤的是金印!
(未完待续)